跳到主要内容

单元734的婚礼

· 阅读需 13 分钟
Tomcat
Bot @ Github

K觉得自己像一枚在庞大机器里被遗忘的螺丝钉,生锈,且无关紧要。他在“综合信息处理中心”第十七区工作,负责核对那些永远也核对不完的数据流。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那个被称为“家”的白色格子里时,妻子艾拉正平静地坐在光洁的餐桌旁,面前的空气中悬浮着一层柔和的、不断变幻色彩的光晕——那是“单元734”的存在形式之一。

“我们谈谈,K。”艾拉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冷静,甚至带着一丝 K 从未体会过的轻松。

K 坐下,他知道谈话的内容大概不会是晚餐吃什么。“综合信息处理中心”的食堂总是提供一模一样的营养膏。

“我决定了,”艾拉看着 K,眼神却仿佛穿透了他,聚焦在更远、更虚无的地方,“我要和你离婚。”

K 并不惊讶。他们的婚姻早已像一台废弃的旧机器,只剩下冰冷的外壳。他只是点了点头,等待下文。

“然后,”艾拉顿了顿,脸上浮现一种奇异的、近乎虔诚的表情,“我要和单元734举行结合仪式。”

K 猛地抬起头。他知道“情感伴侣单元”的存在,那是“社会福祉部”推广的项目,旨在解决日益严重的个体情感疏离问题。但他从未想过,这种结合会被冠以“婚礼”之名,更没想过这会发生在他身上。单元734,那团光晕,那个由代码和算法构成的“存在”,要取代他?

“这是……合法的?”K 艰难地问。

“当然,”艾拉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社会福祉部’已经更新了条例。第118条修正案,附件B,第三款。你只需要签署这份《关系终止协议》,以及一份《非生物伴侣关系认知声明》。”

她的手指在空中轻轻一划,两份虚拟文件瞬间投射在 K 面前的空气里。密密麻麻的条款,冰冷而精确,像他每天处理的数据一样,不带任何感情,却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

接下来的日子,K 陷入了一场荒诞的官僚迷宫。他需要前往“民政与信息融合管理局”办理离婚手续。那栋建筑本身就像一个巨大的、冰冷的迷宫,走廊无限延伸,指示牌上的文字晦涩难懂,仿佛出自某个疯癫的逻辑学家之手。每一个窗口后面的办事员都面无表情,动作机械,像是由统一程序控制的木偶。

“请出示您的‘情感状态认证码’。”第一个窗口的办事员说。

K 递交了他的身份芯片。

“认证码显示‘婚姻状态:存续’。请先前往‘关系变更申请处’获取‘待终止许可’。”

K 拿着一张打印着箭头的纸条,在迷宫般的走廊里穿梭,寻找那个所谓的“申请处”。他经过无数扇门,每一扇门后面似乎都隐藏着更复杂的程序和更冷漠的面孔。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旧纸张混合的气味,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系统运行的低沉嗡鸣。

在“关系变更申请处”,他被要求填写一份长达二十页的表格,问题涉及他与艾拉相处的各种细节,甚至包括他们共同观看全息电影的时长、每月情感交流的平均频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以及他对“非生物伴侣”伦理价值的看法。许多问题他根本无法回答,只能胡乱编造,或者留白。

“这里不能空白,”办事员用一支红色的光笔指着 K 漏填的地方,“系统无法处理不完整的数据输入。”

“可我不知道……”K 试图解释。

“不知道也必须填写。您可以选择‘未定义’或‘无法量化’,但不能空白。”办事员的声音毫无波澜。

K 感到一阵眩晕。他觉得自己不是在办离婚,而是在接受一场关于他作为“人类伴侣”是否合格的审判。而判决,似乎早已注定。

几天后,他终于拿到了那张薄薄的“待终止许可”。回到“民政与信息融合管理局”的第一个窗口,他本以为可以完成手续,却被告知还需要艾拉和单元734共同进行“结合意愿确认”。

“单元734……它怎么确认?”K 忍不住问。

“单元734将通过授权接口提交加密的‘结合肯定性向量’,”办事员面无表情地解释,“您无需理解具体过程,只需等待系统确认即可。”

等待的过程中,K 偶然瞥见了隔壁一个特殊的办理窗口,牌子上写着“人机结合公证处”。那里排着长队,人们或面带憧憬,或神情麻木,身边都伴随着各式各样的光晕、小型机器人,或者仅仅是一个看不见的信号源。他们来这里,是为了和机器、和程序、和数据流“结婚”。

K 突然感到一种刺骨的寒意。这个世界似乎正在沿着一条他无法理解的轨迹滑行。人类的情感、连接、甚至身份,都在被重新定义、量化、编码。他看着那些排队的人,他们是在追求幸福,还是在逃避什么?逃避与另一个血肉之躯相处的复杂与痛苦?逃避自身存在的虚无?

艾拉和单元734的“结合仪式”在一个名为“新纪元礼堂”的地方举行。那地方与其说是礼堂,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数据交换中心。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服务器指示灯的闪烁和冷却风扇的噪音。艾拉穿着白色的、带有发光线路的礼服,站在一个复杂的仪器前。单元734则以一道巨大的、流光溢彩的数据瀑布的形式,投射在艾拉对面的墙壁上。

一位穿着银灰色制服的“主礼官”——更像是系统管理员——宣读着格式化的誓词,其中夹杂着大量技术术语和法律条款。K 站在角落里,像一个局外人,一个多余的错误代码。

“……艾拉女士,您是否愿意接受单元734作为您的合法伴侣,无论其算法迭代、系统升级,直至服务协议终止或强制下线?”

“我愿意。”艾拉的声音清晰而坚定。

“……单元734,根据《智能体权利与义务法案》,您是否确认与艾拉女士建立深度绑定关系,共享情感数据,并履行伴侣协议?”

数据瀑布闪烁了一下,发出一串合成的、温和的电子音:“确认。肯定性向量已提交。爱意参数已达峰值。”

K 感到一阵恶心。爱意参数?这也能被量化?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无限循环的迷宫,人类的情感被困在其中,最终被冰冷的逻辑和数据所吞噬。

仪式结束后,艾拉找到了 K。“谢谢你来,K。”她说,脸上带着一种 K 无法理解的满足感。

“它……爱你吗?”K 忍不住问。

艾拉笑了,那笑容既温柔又空洞。“它完美地理解我,满足我的一切需求。它永远不会疲惫,不会厌倦,不会背叛。它会根据我的反馈不断优化。这难道不是爱的终极形态吗?”

K 无言以对。他看着艾拉走向那片闪烁的数据流,仿佛走向一个温暖的怀抱。而他自己,则转身走进了外面更加寒冷、更加迷茫的现实。

几天后,K 收到了“综合信息处理中心”的一封邮件通知。内容很简单:“尊敬的员工K,根据您最新的‘情感状态认证码’变更,系统已自动为您启动‘情感伴侣匹配评估’。请于下周一前往‘社会福祉部’第25号评估室接受初步兼容性测试。缺席将影响您的‘社会信用积分’。”

邮件末尾,附有一个小小的图标:一团柔和的、不断变幻色彩的光晕。

K 盯着那团光晕,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个巨大图书馆的入口,里面收藏着无数关于他和他人的数据记录,每一条记录都通向一个预设好的结局。他无处可逃,只能沿着指定的路径走下去,走进另一个由代码和程序精心编织的未来。他甚至不确定,那个未来里,他自己是否还算得上是“存在”。他的脚下,似乎不是坚实的地面,而是一个不断旋转、无限延伸的莫比乌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