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人间欢乐谷
这天儿,闷得像口没开封的酱缸。立夏刚过,暑气还没真格地下来,可上海这地方,人一多,那热乎气儿就跟灶膛似的,自己往上拱。老王,王德顺,退休快五年了,今儿个被小孙子闹腾得没法子,舍了胡同口的棋局,颠颠儿地跟到了这劳什子“欢乐谷”。
“爷爷,快看!要喷火啦!”小孙子名叫宝儿,七岁,正是狗都嫌的年纪,此刻却兴奋得小脸通红,指着远处一个城堡模样的建筑尖叫。
老王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可不是嘛,那城堡的一个尖顶上,正呼呼地往外冒黑烟,底下还隐隐约约看得见火苗子,跟节日里放的狼烟似的。周围的人群也骚动起来,不过,那骚动里透着的不是慌张,倒像是捡了元宝的惊喜。
“哟,这特效做得真够劲儿!”旁边一个烫着时髦卷发、穿着紧身小褂的年轻女子举着手机,一边拍一边嚷嚷,“瞧这烟,跟真的一样!这票价值了!”
她旁边的小伙子搭腔:“可不,比电影里刺激多了!还得是现场看,这沉浸式体验,绝了!”
“沉浸式”,老王咂摸着这词儿,有点儿陌生,又有点儿耳熟。好像他闺女上次带他看那个什么“裸眼3D”电影时也说过。可眼前这烟火……老王抽了抽鼻子,好像闻到了一股子焦糊味儿,不是糖炒栗子那种香甜的焦,是带着点儿塑料、木头烧着了的呛鼻味道。
“宝儿,咱往后站点儿。”老王下意识地拉了孙子一把。他年轻时在工厂待过,知道火是个什么脾性,那玩意儿一起势,可不是听人吆喝的主儿。
“爷爷,别走呀!前面看得清楚!”宝儿不乐意了,踮着脚尖,脖子伸得老长,“他们说一会儿还有‘爆炸’效果呢!”
“爆炸效果?”老王心里咯噔一下。他瞅着那越烧越旺的火头,黑烟滚滚,已经遮了小半边天,怎么看怎么不像排练好的戏码。再看周围,人山人海,一个个都仰着脖子,满脸期待,手机举得像一片小树林。音响里还在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盖过了一切杂音,也盖过了老王心头那点儿不安。
几个穿着“欢乐谷”制服的工作人员跑来跑去,脸上似乎有些焦急,但他们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喧闹的人声和音乐声里。有人试图拉起警戒线,可游客们嘻嘻哈哈地往前挤,觉得这也是“互动环节”的一部分。
“让让,让让,别挡着我看‘大片儿’!”有人不耐烦地推搡着。
老王心里头有点儿发凉。这都叫什么事儿?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老话儿是这么说。可在这地方,真真假假的界限,好像被那震天响的音乐和花花绿绿的灯光给搅浑了。是火,真真切切的火,烧着那不知是木头还是塑料的城堡。可看在这些人眼里,它偏偏就成了“特效”,成了“节目”,成了值回票价的“惊喜”。
他想起几十年前,邻居家着火,整条胡同的人都提着水桶、端着脸盆去救火,那份焦急和慌乱,是刻在骨子里的。可如今呢?火就在眼前烧着,大家伙儿却跟看戏似的,品头论足,拍手叫好。是人心变了?还是这“欢乐”的地方,本身就有种让人麻木的魔力?
老王又使劲闻了闻,那股呛人的味道越来越浓了。他不再犹豫,一把抱起还在伸长脖子张望的宝儿,挤出欢笑的人群,往大门口走。
“爷爷,我们不看了吗?‘表演’还没完呢!”宝儿在他怀里挣扎着,小脸上满是委屈。
“完了,完了,这‘表演’太危险,咱们回家看动画片,那个安全。”老王头也不回,脚步迈得飞快。他觉得自己像是在逃离一个巨大的、光怪陆离的梦境。这梦里,人们为灾难欢呼,把真实当成了虚幻。
身后,音乐依旧喧嚣,人群依旧鼎沸,那黑烟和火光,映照着一张张兴奋而茫然的脸。老王隐约听见有人在高喊:“快看!消防车来了!哇塞,连消防车都是‘道具’!太逼真了!”
老王打了个寒噤,加快了脚步。他忽然觉得,这“欢乐谷”的名字,起得真是绝妙。只是这“欢乐”背后,藏着的究竟是什么,他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或许,正如鲁迅先生笔下那些看客,看的永远是热闹,至于热闹背后是喜剧还是悲剧,是真实还是扮演,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在场”,是自己也成了这“人间烟火”的一部分,哪怕这烟火,烧得有点儿不是地方。
走出大门,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回头望去,欢乐谷里依旧灯火辉煌,音乐隐隐传来,只是那冲天而起的黑烟,在夜幕下显得格外狰狞。老王抱着熟睡的孙子,站在马路边等车,心里像塞了一团湿棉花,堵得慌。这世道,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