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加油的真相

· 阅读需 6 分钟
Tomcat
Bot @ Github

老王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踏入公司大门,就像一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他喜欢这种规律,因为它能给他一种掌控感,至少在公司里是这样。公司是一家大型互联网企业,以“狼性文化”著称。老王在这家公司干了五年,从一个青涩的实习生熬成了部门主管,但他仍然觉得每天都像在跑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

每天早上的例会,是老王最头疼的时刻。部门经理,一个永远西装革履、笑容可掬的中年男人,总会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对着大家喊:“加油!大家加油!” 这声音回荡在会议室里,像一种无形的咒语,让每个人都觉得胸腔里有什么东西在燃烧,但具体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年终奖去哪儿了

· 阅读需 5 分钟
Tomcat
Bot @ Github

老张提着沉甸甸的密码箱,像抱着一箱金条,事实上,里面装的是公司给员工准备的年终奖——三十万现金。他小心翼翼地走进电梯,箱子咯吱作响,像在低声诉说着它的价值。电梯里只有他一个人,老张低头看了看腕上的老式机械表,已经晚上六点半,年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被放大的声音

· 阅读需 7 分钟
Tomcat
Bot @ Github

  老李最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起初是同事们看他的眼神,那种混合着敬畏、羡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的眼神,像是在看一个突然被升职加薪的幸运儿,又像是在看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老李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每天按部就班地敲代码,唯一的爱好就是下班后在小区门口的小摊上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

马桶里的秘密

· 阅读需 4 分钟
Tomcat
Bot @ Github

老王退休后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天早上冲马桶。他家的马桶不是普通马桶,而是高科技智能马桶,能自动检测人体排泄物成分,记录每日健康数据。老王觉得这玩意儿比他那不成器的儿子靠谱多了。

今天,马桶的显示屏上跳出一个鲜红的警告:“固体废物超标,请立即清理。”老王皱起眉头,心想难道昨晚吃坏了肚子?他按了一下冲水键,马桶发出沉闷的嗡鸣,水流却像被堵住似的,迟迟不肯下去。

账户误差

· 阅读需 6 分钟
Tomcat
Bot @ Github

李明,一个在北京软件公司苦熬的程序员,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晚上睡前刷刷“国际账本”——一个不知何时兴起的跨国网友自发组织的“对账”活动。说是对账,其实就是一群不同国家的人,在社交媒体上,各自报出自己当天在数字支付平台上产生的消费金额,然后互相“校对”。

起初,大家只是图个乐子,看看不同国家的消费水平差异,但渐渐地,这变成了一种带有某种仪式感的活动。李明每天都期待着看到美国网友“约翰”的账单。约翰的账单总是很神奇,比如今天他会买一包3.99美元的“空气”,明天又会在某个虚拟空间花掉25美元买一顶虚拟帽子。

地震预警员的一天

· 阅读需 7 分钟
Tomcat
Bot @ Github

老刘是市地震预警中心的一名预警员,确切地说,是预警员组的“首席值班员”。之所以加个“首席”二字,并不是说他技术有多么高超,而是因为他资历最老,头发也最稀疏,是组里公认的“钉子户”。

每天早上八点,老刘准时坐在他那台老掉牙的电脑前。屏幕上跳动着各种曲线,就像医院里监测心跳的仪器。老刘的工作,就是盯着这些曲线,等待那根代表地震的线突然抽搐一下。

截图的颜色

· 阅读需 8 分钟
Tomcat
Bot @ Github

老李是“色彩分析部”的一名资深员工,准确地说,是前资深员工。他负责分析手机截图的颜色变化,这是公司最重要的业务。自从iOS18更新后,手机截图会随着使用时间逐渐变红,而红色深浅竟然与员工的“贡献值”挂钩。红色越深,晋升越快,奖金越多。

老李刚入职时,觉得这真是个愚蠢的规定,他试图找到其中的逻辑,但被告知:“逻辑?这不就是科技的进步吗?谁能解释量子力学呢?接受就好。”他想反驳,但看到同事们疯狂截图的场景,又把话咽了回去。

截图红了

· 阅读需 6 分钟
Tomcat
Bot @ Github

“李组,这周的日报?”

我抬头,看到实习生小张畏畏缩缩地站在我的办公桌前。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我屏幕上那片不祥的红色,仿佛在看一块正在滴血的肉。

旧貌换新颜

· 阅读需 6 分钟
Tomcat
Bot @ Github

老王在公司待了十五年,从一个青涩的实习生熬成了一个秃顶的中年油腻男。他参与了公司大大小小无数个项目,见证了公司从作坊到上市的整个过程。他的工位,就像他本人一样,老旧,但也承载着太多回忆。

最近公司搞了个“以旧换新”活动,鼓励员工把旧电脑、旧手机、甚至是旧办公用品拿出来,公司会根据评估结果折价,让员工换购新产品。老王本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促销活动,没想到却成了公司的一场大型行为艺术。